不銹鋼企業面臨當前困難
發布者:www.dgy6h.cn 發布時間:2011/12/3 閱讀:1407次
不銹鋼企業面臨當前困難
受當前經濟形勢以及人民幣匯率、出口退稅率、利率、原材料價格、勞動力價格頻繁變動影響,不銹鋼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
(一)訂單大大減少,企業被迫裁員。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歐美實體經濟開始遭受猛烈沖擊,主要經濟大國經濟衰退加劇,國際市場漸趨低迷,再加上近年人民幣持續升值等因素,新會區大部分五金不銹鋼制品企業以出口外銷為主,受到的影響較為嚴重。盡管近兩個月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回落,但企業訂單明顯減少,面臨的經營困難卻進一步加大。僅從司前鎮來看,企業訂單減少了近30%。此外,由于客戶自身的經濟危機和“老賴”客戶的出現,也導致了部分企業的訂單被突然中途取消或者出了貨收不到貨款。
(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貿易成交,大量出口產品被迫“回流”或積壓。近期,由于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正受到金融動蕩的嚴重影響,當地銀行大幅度收緊信貸政策,加上部分海外買家考慮消費需求減弱的市場風險等因素,造成海外采購商無法付款結匯,被迫終止成交。大澤鎮一家企業反映,去年九月與美國客商簽訂100多萬美元的20多個貨柜廚具合同,上月底只出口三個貨柜,因買方銀行拒付“贖金”,余下20多個貨柜只得放棄出口成交。不少企業產品運到買方碼頭,因買方無力“贖單”,而賣方又無法支付昂貴的碼頭費用和“回頭”費用,生產企業白白蒙受損失。有的企業因終止合同成交,迫不得已增大庫存,積壓資金流轉;有的企業不敢接單,面臨停產。對一直以歐美市場為主的五金不銹鋼制品企業的影響和沖擊非常大。
(三)高檔產品銷量減退,低檔產品支撐維持。由于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受到金融海嘯的正面襲擊,消費者收入大減,消費意欲下降,致使高檔商品在國際市場銷量大減。而中東、南非等國家和地區向來都是以價廉、檔次低的商品為主,高低檔產品貨值相差30%-40%,利潤也相差20%一30%。以本屆廣交會為例,新會區原來所謂走“高檔路線”的產品在攤位中幾乎無人問津,低檔產品仍然受到青睞。為了保住企業正常生產,不少原經營高檔次產品的企業,放棄研制開發,改做低檔商品,長此下去,不僅直接降低新會區出口產品的成交額和企業利潤,拖慢了該行業產品優化升級的步伐,同時將會在轄區內五金不銹鋼行業內部出現新的低價傾銷惡性競爭現象,阻礙行業健康發展。
(四)調控政策擠壓利潤空間,一般貿易出口逆市反彈。一直以來,新會區出口貿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貿易為主,一般貿易為輔,五金不銹鋼制品也不例外,其中加工貿易占全區出口總額六成以上。從2007年7月1日起,國家將2831項出口商品下調退稅率,其中五金不銹鋼由原來退稅率13%降為5%,同年8月起對加工貿易實行征收臺賬管理,大部分生產企業退稅利潤驟然大減,加上本地外貿公司無利可圈失去收購出口積極性,為了減少因臺賬造成的資金“沉淀”,由加工貿易改為一般貿易方式出口,2006年五金不銹鋼制品一般貿易出口占同類產品僅是43%,2007年開始至2008年10月底則提高到79%。體現到國家制定的調控措施,對新會區外貿出口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
(五)用工成本急劇上升,企業明顯增加。五金不銹鋼企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受新《勞動合同法》實施的影響,2008年以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上漲約20%。2007年五金不銹鋼行業的企業員工月工資平均是1000元左右,《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增長到1200元以上,增幅在20%以上。據司前鎮統計,該鎮共有五金不銹鋼企業383家,從業人員約2.8萬人,在新的工資水平條件下,五金不銹鋼企業總共需要多支付工資達到560萬元。同時,企業社會保險費用負擔增加。從2008年7月1日起,農村戶口的企業人員的參保費用由原來的395元調高到462元,足足提高了17%。如某企業共有320個員工參保,按照企業負擔參保費用的70%計算,這家企業一年的社會保險費支出就已經達到124萬元。
(六)工業用地緊缺,企業發展受到瓶頸制約。新會區五金不銹鋼制品產業仍未有完善的產業布局規劃,目前除司前鎮前鋒工業園和大澤鎮創利來工業園是五金不銹鋼制品企業較為集中的專業園區外,其他各鎮(街、區)五金不銹鋼制品生產企業分布都較散。同時,受土地指標所限,從去年到今年4月份,新會區工業園(區)新增開發面積只有210畝,其中作為五金不銹鋼制品專業園區的司前前鋒工業園僅有新增開發面積4畝。工業用地指標,是制約新會區五金不銹鋼產業發展和優化升級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