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老板借銀行6800萬元“跑路”
發布者:www.dgy6h.cn 發布時間:2011/11/11 閱讀:2339次
一家注冊資金僅千萬元的貿易公司,在欠下銀行巨款后,其老板在一個月前突然人間蒸發。據知情人介紹,該公司原本以實業起家,生意做得還不錯。隨后,公司老板從個人和企業獲得大量民間貸款后,以購買實物充當抵押、用企業擔保等方式從多家銀行瘋狂貸款,如此循環反復形成一筆數額龐大的“空頭債”,據稱涉及的金額達數億元。
昨日,據樂從鎮政府通報,今年10月,樂從鎮細海鋼鐵物流園區的佛山市順德區騰麟貿易有限公司突然關門停止營業,其法定代表人區志銘無法聯系,不知所終。該公司涉及的相關銀行債務實際貸款總額為人民幣6800萬元,其在社會上通過其他渠道的借貸情況目前較難掌握。事件的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當事人區志銘的去向,公安部門正在追查之中。
案發:“知名”實業家瘋狂融資后“走佬”
“我們擔保公司全部幫他賠一千萬給銀行,很慘!”昨日,自稱是債主的王軍(化名)反映,自從區某走佬后,銀行、企業和個人紛紛來追款,擔保公司也遭了殃。
記者在政府官方網站上查詢得知,佛山市順德區騰麟貿易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其經營范圍是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成立時間為2008年。
據王軍介紹,這家公司實際上做的是鋼材生意,前幾年“生意也不錯”,在業界都頗有知名度。正是因為這樣,當地有不少企業和個人愿意借錢給區志銘,還有公司愿意給他作擔保。
據知情人透露,區志銘的錢主要用于三個部分,一部分用來維持公司的周轉,另一部分用來“炒錢”,其余的再借給其他需要錢的個人和企業。
該知情人士稱,區志銘有好賭的習慣,這可能是導致他在近期瘋狂融資的原因。在“走佬”前,區志銘以高價購進原材料,然后低價與他人交易,其目的只是為了取得巨額發票。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樁賠本生意,但一旦有了發票以后,營業額就上去了,信譽度也高了。“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別人以為,自己的公司依然實力雄厚,從而可以輕易取得更多貸款。”
王軍介紹,區志銘首先從企業和個人處用較高的利息借得錢財,利用房產等實物作為抵押,并拉上幾家擔保公司,通過銀行瘋狂貸款。區志銘到底借了多少錢,目前還沒人說得清楚。區志銘從銀行、企業和個人取得的貸款,據說加起來達數億元。“肯定不止一億,要不然他也不會跑。”
近期市場行情突然大跌,該公司虧損嚴重,再融資已經非常困難,導致資金鏈發生斷裂。王軍稱,這種“空頭”的貸款已經成為目前業界的一種普遍現象。一些“膽大”的年輕人,拿30萬借銀行幾百萬,再買房又用房抵,然后又可以借更多的錢。
走訪:公司門口貼催款單
昨日記者趕到樂從歐浦鋼鐵貿易市場的F座,此棟商業建筑位置最好的鋪位,即騰麟貿易有限公司的新址。雖然公司早已人去樓空,記者發現內部環境一樣整潔,而且裝修十分豪華,但在玻璃大門上的兩張銀行貸款提前到期催收通知書十分顯眼,一左一右貼在大門玻璃上,一共涉及金額達到5000萬人民幣。
附近的商家大都不愿意談論騰麟公司,不過其中一間小額貸款公司的職員告訴記者,“騰麟在這里做了至少4年,而且做得非常成功。”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在F座租借商鋪的公司,“兩層已經是很大規模的公司,他們足足租了3層,超過1000平方米,而裝修非常豪華,這里的租金雖然不貴,差不多40元一平方米,但做鋼鐵貿易生意的人,一般沒有必要租那么大鋪面,這其實是純粹的‘擺場面’。”
這位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騰麟公司十分高調,公司門口經常停滿高級豪車,“還把附近檔口的車位都占了,一直以來就給人一種非常有錢,實力強大的印象。”
政府:公安部門已介入追查
昨日,樂從鎮政府通報:2011年10月14日上午,相關部門接報,位于樂從鎮細海鋼鐵物流園區的佛山市順德區騰麟貿易有限公司突然關門停止營業,其法定代表人區志銘無法聯系,不知所終。接報后,樂從鎮經濟促進局聯同樂從鋼鐵貿易協會立即對該公司所涉及的有關銀行債務進行了細致的核查。據調查核實,佛山市順德區騰麟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法定代表人區志銘,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投資者由區志銘、李英華各出資人民幣500萬元,經營范圍為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
該公司涉及的相關銀行債務實際貸款總額為人民幣6800萬元。其中:以房產抵押、貨物質押、銀承質押及擔保公司擔保方式的貸款為5400萬元,以企業擔保、聯保方式的貸款為1400萬元。以上貸款都經過相關銀行嚴格的審批流程后進行放貸。該公司在社會上通過其他渠道的借貸情況目前較難掌握,有待進一步的核實。
事件的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當事人區志銘的去向,公安部門正在追查之中。
業內分析
騰麟事件不是孤立事件
騰麟事件已在整個佛山銀行內部造成轟動,數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銀行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騰麟事件我們估計不會是孤立事件,而且現在銀行內部已經發文,要警惕類似事件發生。”其中一位高管告訴記者,騰麟事件其實是騙銀行貸款的“聯戶擔保”典型,“騰麟的老板,專門請了幾個演員,平時出入豪車,而且出手大方,然后注冊數個公司,進行聯戶擔保,用數個企業的名義向銀行貸得巨額現金。”
“我認為騰麟事件不是孤立事件,因為有其他銀行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你不能說騰麟是純粹騙款,他們之前放高利貸也成功過;但這種模式對金融業的損害,確實非常慘重。”該銀行職員最后說道。
“互保”貸款存在高風險
一位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業務經理李先生向記者透露,樂從對從事鋼鐵貿易的企業有優惠政策,小貿易公司可以通過“三方互保”的方式從銀行取得貸款。
“‘三方互保’采用保證的方式,只要三個企業是獨立法人,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得到貸款。”他分析說,“三方互保”的企業老板往往是有資源的本地熟人,外地老板往往難以利用這種方式貸款。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種保證實為信用擔保,沒有擔保財產,而“互保”的企業間很可能存在關聯關系,有可能規避銀行監管,風險比通常的抵押貸款更大。“而通常銀行根據鋼鐵貿易公司的貿易鏈、上下游經營狀況來判斷貸款風險,會認為純粹做鋼鐵貿易的企業資金周轉很快,隨之判斷其風險是可控的。”